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9──懸疑感來自資訊的供給

圖中的他看到了什麼?

讓角色先看見,而觀眾還沒進入狀況的懸念創造,是常見的手法,但如果反過來呢?

讓觀眾比角色先獲得某些資訊,更能製造懸念

角色正悠閒的在河上划著船,對正逐漸接近小船的食人魚群一無所知,觀眾看著魚群就要準備撲向角色,角色卻依然渾然不覺⋯⋯

我們發現,當我們讓觀眾多知道一點,卻讓角色渾然不覺時,反而創造出了更大的懸疑感。

希區考克的方法是:秀給觀眾看戲中角色沒看到的東西。如果有東西要傷害角色,一開場就秀給觀眾看,之後,讓那場戲正常演下去。不時的提醒觀眾有東西要傷害主角,會讓緊張感加溫。但記得,角色腦中是沒有懸疑感的,他們是狀況外的。

在 Family Plot(大巧局)中,希區考克在角色不知情的情況下,先給觀眾看車子漏油的畫面。在 Psycho(驚魂記)中,觀眾比警官馬丁更早知道媽媽是個壞蛋,所以,當警官馬丁進到媽媽家時,緊張感就來了,這段也成為希區考克影史中最刺激的一段。

事件未發生前,觀眾會因「預期」產生各種想像

這就像是世界末日的預言一樣,如果沒有預言,沒有預先知道的危機,人們就會一天又一天稀鬆平常的活著。但當預言明確指出某個日期、某個惡魔、某個勇者時,隨著時間的近逼、惡魔特徵的出現、勇者來臨的跡象,人們因為自己的預期,就會創造各式各樣的想像。

而這正是我們希望觀眾進入的狀態。

延伸閱讀: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8──兩件事同時發生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10──大驚喜、大反轉

 

推薦文章

創作型工作容易賦予人優越感,使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尤其影視圈更有這種效果,有許多人甘心領著極低的收入,做牛做馬待在圈內,就只是因為可以見到偶像明星,並且藉由「我與特別的人在同個圈子裡」,近一步感覺「自己很特別」。

有些人從事編劇是為了優越,而我編劇是為了日常

有些人從事編劇是為了優越,而我編劇是為了日常。 . 創作型工作容易賦予人優越感,使人覺得自己與眾 ...
閱讀更多

皮克斯故事技巧22之7──先思考故事的結局,再考慮過程和發展

    先思考故事的結局,再考慮過程和發展。 這就好像一場賽跑,如果不知道終點,你就沒 ...
閱讀更多
從《消失的情人節》的噁男事件,談愛情​類型電影設計

從《消失的情人節》的噁男事件,談愛情​類型電影設計

最近因為《消失的情人節》上了Netflix,有人看了覺得男主角趁著時間暫停任意擺弄女主角身體,是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