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鋪陳的基本觀念

先鋪陳還是先衝突?談鋪陳的基本觀念
如果不先敘述背景,把戲直接帶入衝突,那些該交代的事情該用什麼方式和觀眾交代而不瑣碎無聊?有哪些精彩的戲劇範例是這種情況,節奏緊、故事線完整不枯燥?

這個問題從最開始,便對鋪陳這件事有著誤解,為什麼「敘述背景」和「把戲直接帶入衝突」是互相矛盾的呢?正是這樣的想像,使多數新手在創作故事時,總是讓鋪陳的段落乏善可陳。

鋪陳中帶進戲劇精髓──「衝突」

戲劇是衝突,有衝突才有戲。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可不可以不鋪陳」,而是「我們如何將衝突放入鋪陳之中 」。

在理想的情況下,故事的衝突是不會停下來的。從故事的最開始便發生,一路接連不斷,直到結局。所以結局也有一個特別的術語,叫「衝突解除」,衝突一解除,戲就結束了。

所以鋪陳絕對不是寫一個無聊的場景,辦公室的日常,主角在和同事閒聊,把所有資訊都交待完畢後,故事才開始上演。如果你想用這個場景交代主角的性格、目標、家庭背景,就該讓它在衝突中自然發生。

例如,主角是個喜歡多管閒事的單親媽媽,工作能力強,總是把一分鐘當三分鐘用。場景開始時,就從她試圖處理某個客戶的不滿寫起,她俐落的解決了客戶的問題,同事卻突然殺出來──妳為什麼要動我的客戶?主角笑笑,事情不是圓滿結束了嗎?客戶很滿意,讓你自己做也不見得比較好。同事敢怒不敢言,看著主角一邊講著電話一邊指揮其他人的工作,突然,主角叫了一聲不妙──她又忘了去接孩子了。下一場,她已經將孩子接回家,孩子生她的悶氣,每次都這樣忙到忘了時間,她試圖討饒,好不容易就要逗樂孩子時──手機卻又響起了。

看到了嗎?這兩個場景是鋪陳,但裡面有沒有衝突?在短短可能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你就已經交待完角色的性格、人際、家庭、能力……這才是一個理想的鋪陳,結構緊密,資訊豐富,衝突不斷。

多數新手寫戲,用的都是很鬆散的結構,寫了一大堆台詞,表達了什麼?「她多管閒事」。如果你安排一個場景,把人事時地物全組合在一起,只說了這樣一件事,那這個結構就是鬆的。但如果你像上述的範例那樣,選擇最有效率的人事時地物組合在一起,一個場景可以說五、六件事。

鋪陳時注意資訊量的安排

在初學時如果覺得這實在太難,可以先用條列式的方式寫出你希望在場景中完成的任務,再試著安排可以同時解決兩件以上任務的場景。

記得,戲是衝突,所以你安排的場景必然要是某個帶有衝突的情境,某個想要面對阻礙時採取的行動。

不用急著一口氣把所有的事情交待完。鋪陳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只交待下一個衝突發生時所需要知道的資訊」就足夠了(通常是角色想幹嘛?他為什麼要?)。把你的資訊盡可能切碎,分批放進故事之中。先學會這個概念,未來我們談伏筆時,再講更多關於提前鋪陳的要訣。

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安排,就先把妳的故事主線拉出來。為了鋪陳而設計的場景,必然會與主故事線有關,由主故事線向前延伸尋找可能性,會比較容易找到答案。我自己的習慣,都會先列出故事每個階段要完成什麼事(情節推動到哪裡),然後再註記出哪些資訊應該要在哪個場景時被交待。等要設計場景時,就會條列出事先安排好的任務,再依照角色在當下的狀態合理性、會做的事、可能發生的事去建立場景。

所幸,多數好看的電影都具備有這種本事,所以你不會缺乏範例可循。電視劇通常會採用比較鬆散的結構,但即使在較鬆的結構下,依然會把鋪陳做在衝突裡。如果妳看到一部作品的鋪陳幾乎沒有衝突──放棄那部作品吧,它註定難看的。世上的作品那樣多,我們為什麼要將就呢?

推薦文章

【角色塑造】如何避免所有角色都與自己的特質重疊?

請問如果劇本中有兩三個角色都有自己某一部分的性格或特質,如何避免不小心把這些角色都寫得太像自己或 ...
閱讀更多

【置入與對白技巧】該為作品做多少功課?怎麼用台詞傳達理念更動人?

最近有部與講茶學院合作的微電影上線了,在FB上分享時,有學員留言:「沒想到老師這麼懂茶,還以為老 ...
閱讀更多
電影的十大模組與內涵(九)兩段成長

電影的十大模組與內涵(九)兩段成長

當我們在談故事的基本框架, 有一個「貫穿全劇的想要」時, 經常會有同學問: 「想要只能有一個嗎?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