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劇技巧 】如何埋設伏筆?

如何埋設伏筆

伏筆」是編劇技巧中的神秘魔法,提到這兩個字,不自覺就會有種高大上的感覺,顯得編劇加倍聰明。​

伏筆埋設的好壞,也直接影響高潮的效果,伏筆太明顯,高潮無法創造驚喜,伏筆太細微,又容易讓人錯過。​究竟,破不破梗之間,伏筆到底該怎麼拿捏,怎麼埋設才會適合呢?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埋設伏筆的兩個重要原則,埋的「位置」與「方法」。​

埋設伏筆的位置

伏筆應該埋在哪裡?以電影為例,答案是「第一幕」。這不是鐵律,但卻是個通則,大多數的埋筆,都會埋設在影片進行30分內。​埋在這個位置有兩個好處:​

① 好處一:夠遠​

伏筆會造成破梗,很多時候是因為距離高潮的位置太近了。這就好像你在生日前一天才開始準備驚喜,你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會讓人猜到你想做什麼,光是問「明天有空嗎?」就足夠破梗了。​

但如果你提早半年就開始準備,就算你直接問「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對方也不會當真放在心上。​

② 好處二:觀眾還沒進入狀況​

故事的第一幕有許多鋪陳的戲,這個時候觀眾還沒真正弄清楚主要的故事線是什麼,什麼東西重要,什麼東西不重要。因此你埋設的伏筆對觀眾而言意義不明,你自然便會偽裝成任何東西。​

這件事可不能我說了算,讓我們回憶一些電影中的伏筆。

《佈局》那個結局驚天動地的翻轉,線索在哪裡?第一幕第一場戲,兩個人開口說的前幾句話。​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結局中,男主角放過的那唯一一位同學,是在哪裡登場的?第一幕。後面他幾乎就消失蹤影了,但我們仍舊對他印象深刻。​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最後高潮,促成女主角重新振作的關鍵回憶在哪裡?第一幕。​

《獵殺星期一》最後的翻轉,在第一幕一家人聚餐的時候就已經吐露了線索。​

當劇情中最主要的故事線、角色目標浮現後,你鋪陳什麼都會顯得刻意,但如果你及早完成鋪陳,伏筆便會消失在觀眾眼前。​你可能會說:「但我沒那麼厲害,沒辦法這麼早就預知該下什麼伏筆。」​放心,多數的編劇智商都沒有高你太多,你大可以等到已經要寫到接近最後高潮時,再來煩惱伏筆這件事。​

因為劇本是改出來的,所有你在劇本中看到的精細意象安排、前後呼應、環環相扣,並不是編劇天縱英才,一氣呵成寫下的。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寫著寫著,突然意識到前面應該增加什麼東西,我們才回頭補上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創造一個令人驚喜的高潮,就大膽的把主角推入絕境吧。讓他最不想.最不能夠發生的事發生,然後給他掰一個近乎機械神(無鋪陳的解決方式)的解套法,最後再回頭替這個解套法做一些合理的鋪陳和伏筆設計。​聽起來很作弊對吧?編劇和觀眾的角力本來就是不公平的。觀眾只能在不斷推動的劇情中前進,但編劇不但可以停下來想,還可以回頭修改,甚至還能改動原本寫好的情節和角色。要是你明明擁有這種優勢卻不用,那真是太可惜了。​

那如果不是電影呢?長篇漫畫或電視劇應該埋在哪裡?基本上還是把握「夠遠」和「還沒進入狀況」兩個原則,你可以把伏筆埋在新事件最開頭的鋪陳中,來達到類似的效果。​

埋設伏筆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要談談伏筆埋設的方法。要藏一個東西,最重要的是什麼?你要有個掩蔽物。你沒辦法在空無一物的房間裡藏任何東西,同樣的,你要藏伏筆,當然需要藏在「某段劇情」當中。​所以把握這個原則,儘量不要「開個新場景」來埋伏筆。你應該將伏筆埋在「有明顯劇情主線」的位置,觀眾會被主戲衝突吸引,而忽略伏筆的重要性。​

如《佈局》的伏筆,便藏在律師帶來的危急消息中;《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則藏在主角的性格、處境展現裡;《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是藏在父親訓練女兒的過程。這些地方都有明顯的主線劇情,使伏筆明明大剌剌的出現在觀眾眼前,但觀眾都沒有意識到它的功能。​

當然還是有萬不得已必須要「另開新場景」的情況,這時的隱藏,靠的是角色的「疑似動機」。​如《紅雀》中,女主角進入美國特務的房間內,摸走了一個特務用過的玻璃杯。在這個當下,觀眾都覺得「女主角好像打算利用這個杯子對特務做什麼事」,但事後這個杯子卻是被用在全然不同的用途上,因此創造了驚喜。​

「疑似動機」指的是一種誤導,利用角色當下的情境,使觀眾產生「角色當下的行為好像是針對A」的感覺,但實際上這個行為是針對B(例如因為主線劇情是要捥回女友的心,所以買花好像是要送女友,但結果居然是送媽媽)。​透過這種模式,雖然行為本身的功能很容易被猜測(買花還能用來幹嘛),但因為對象不同,所以也會產生驚喜的效果。​

這樣,對伏筆的埋設位置與方法,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了嗎?​

推薦文章

《半澤直樹》與傳統日劇的不同結構

   常看日劇的朋友,對於現代日劇的結構相信並不陌生。 不同於華人或韓國連續劇,動輒幾十集,通常 ...
閱讀更多
故事到底該不該講道理?

故事到底該不該講道理?

有人說,台灣作品愛講道理, 所以才不好看, 好的作品不該講道理, 應該專心說故事。 這個論點似是 ...
閱讀更多

什麼叫故事的「內外兼具」?

今天上了徐瑞良導演的話, 他分享了到美國受訓的經驗, 有兩個詞用得很好: Entertainme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