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6──打破刻板印象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6──打破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可說是編劇最大的武器,懂得善用,你可以減少角色塑造的篇幅,用一些特定的動作與符號使觀眾快速進入狀況(符號部分可參考:電影作品中的符號),或是反過來運用,使觀眾們產生驚喜。

打破刻板印象能為故事帶來趣味

電影的新鮮與驚喜常是伴隨著刻板印象而來的,越是大家所熟悉的刻板印象,越容易運用來製造效果,打破刻板印象這個絕活,星爺其實是箇中好手。

藏身在人群中的小孩,一看就知道是最好欺負的,沒想到⋯⋯相信大家都知道下一秒為什麼我們會笑了。小孩也能是肌肉超人,打破我們的刻板印象。

如花也是一個運用刻板印象的好例子,一般在這種橋段出現的仰慕者,都是貌美如花的女主角,《食神》一片中卻安排了一個大丑角,自然替此丑角的喜感增色幾分。

從這個案例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很多作品都有扮醜,但有些扮醜特別有效,有些卻顯得刻意又無聊。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扮在有反差效果的刻板印象上。

打破刻板印象不只可以用在角色上、橋段上,也存在有角色與橋段相互合成的效果。

在《功夫》這個橋段,橋段本身是高人現身的橋段,高人又常是無名小卒或落魄乞丐的形象(這也是種刻板印象),但《功夫》卻將他安排成真正的騙子,自然產生了力量。

打破刻板印象可用來製造驚喜

打破刻板印象不只可以運用來搞笑 ,也可以運用來製造驚喜 。偵探作品中常安排有兩種角色,一者充滿了觀眾對罪犯的刻板印象(兇惡、孤僻、低教育水平、與死者有過節⋯⋯),一者充滿了善良守法人士的刻板印象(親切、熱心、神聖的職業⋯⋯),藉此使真兇現身時產生驚喜和意外。

如果你的作品中,無論角色或是情節都缺乏新鮮感,或許你已經掉入刻板印象的陷阱中。將刻板印象打破,你的作品就會開始煥然一新。

延伸閱讀: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5──簡單易懂的故事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7──用幽默感增加張力

 

推薦文章

受刑者的牧羊人:更生輔導員帶你接觸高牆內的柔軟面

受刑者的牧羊人:更生輔導員帶你接觸高牆內的柔軟面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10/26 《原子編劇課10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類型力】:社會事件改編恐怖電影:勇闖 《鬼天廈》的創作之路

【類型力】:社會事件改編恐怖電影:勇闖 《鬼天廈》的創作之路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3/7/5 《原子編劇課夏季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
閱讀更多

《台北物語》為什麼如此好笑?為什麼不是爛片而成了神片?

最近掀起影視圈話題的《台北物語》,究竟摻了什麼藥, 使它從「爛片無下限」成了人人口中必看的「神片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