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好人,你知道嗎?:腦筋急轉彎2

你是個好人,你知道嗎?:腦筋急轉彎2

若你覺得:反正就是要接納所有的情緒嘛,
《腦筋急轉彎2》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那我覺得你錯過這部作品對情緒下的功夫。

你不只要學會接納你的情緒,
還要理解它們的難處,
並且明白怎麼與它們相處。

情緒們也跟著主角長大了


在這一集中,每個情緒彷彿隨著主角成長,
也都跟著長大,更像是個「角色」。

樂樂說:你知道持續維持正向思考有多難嗎?
讓我們看見正向情緒的陰影。

怒怒說:你以為我只會搞破壞嗎?
讓我們看見憤怒不等於失去理智,
他似乎與正義感、執行力同在,
就像那些嚴以律己看不慣醜惡的俠客,
似乎也常活在憤怒之中。

阿焦雖然在故事中扮演著反派,
前面一副我是你的粉絲好朋友,
後面卻「篡位」,難免有些小人的味道。
但我們始終能明顯感受到,
阿焦的行動完全是基於好的、無私的理由。

而阿廢基本上也沒有被討論到,
它是一種正向負向或什麼功能的情緒,
所以比起「所有情緒都有它的功能」、「接納所有情緒」,
這部作品明顯想更深入我們的大腦地圖,
來談點別的東西。

情緒都是好的,但我們是好人嗎?


這一集的重點其實不是情緒,而是人。

這集當中的「自我信念」,
是阿焦與樂樂的戰鬥,
也是我們多數人迷失的地方。

我們都想當個好人,但什麼才是好人呢?

阿焦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才是好人」的代表,
樂樂則是「把所有壞事都忘掉,才是好人」的代表,
有發現這兩個信念的熟悉之處嗎?

每當你腦中有一些負面想法時,
你會打擊你自己:「啊我真糟糕,我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每當你遭遇到不好的經驗時,
你會打擊你自己:「啊我一定做錯了什麼,不然怎麼會遇到這種壞事?」

每當你表現不如想像優秀時,
你會打擊你自己:「啊我真糟糕,我怎麼連這種事都做不好。」

在這個過度強調樂觀、努力的世界裡,
我們都忽略了,正是這些「對自己的強迫」,
使我們很難活成一個充滿自信,願意愛自己的人。

我們是值得被愛的,哪怕我們遭遇過不好的事。
我們是值得被愛的,哪怕我們無法隨時維持好的狀態。
我們是值得被愛的,哪怕我們犯錯、不夠優秀。

我們可以放下我們的「還不夠好」,
真真切切的肯定自己,我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嗎?

與第一集像,但其實很不一樣


會有「第一集跟第二集」一樣的錯覺,
是因為當樂樂終於瞭解到憂憂的功能時,
我們做為觀眾的投射,
受到了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肯定。

但第一集終究是在談情緒,瞭解負向情緒的正向功能。

但第二集是真正在談人,
人生難免會犯錯、犯傻、出糗甚至遭遇危害,
我們不需要因為過去這些發生了,就把它們拋走,
我們也不需要因為未來這些可能發生,就焦慮、偽裝、耍廢,
我們可以念舊(笑,有夠可愛),但不要太早,
因為我們還在繼續前進。

這部作品當然有一些微妙的瑕疵,
例如頭腦風暴怎麼會是一場真的風暴呢?
例如那爸爸媽媽的自我和新情緒去了哪裡呢?
例如霹靂包是不是有點太犯規?
但我想那些並不真正重要(也提醒創作的我們,不要鑽牛角尖啊)。

續集電影的難,
在於你要提供觀眾類似的體驗,
卻又不能太過重覆顯得單調,
還必須提供深化與擴展你的主題與世界觀,
給角色新的、觀眾會有共鳴的角色歷程。

我覺得《腦筋急轉彎2》是一部很出色的續集電影,
而且很適合在生命感到灰暗與充滿壓力時,
提醒自己從潛意識裡找回那個「我是個好人」的信念。
 

 

推薦文章

照做必定變難看──戲如人生

  有鑑於有這麼多人想要投入影視產業,但一來審美觀非常特殊,二來對於專業編劇又不夠尊重的情況下, ...
閱讀更多

從《只想讓你聽見思念-東京篇》看「知與不知」的情感力量

我們曾在懸念的秘密(二)中介紹過,只要懂得操控「知」與「不知」的落差,就能夠製造出不同的懸念力量 ...
閱讀更多

韓雅凜編劇課筆記之二(創作技巧篇)

1. 表演不是一種概念, 而是當下明確的狀態, 所以不能太過複雜。 有點幸福又有點苦澀卻又帶點希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