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各種創作載體差別(二):時間感

淺談各種創作載體差別(二):時間感

我們常說電影是時間的藝術,
意指電影這個載體,
「時間」是被運用的工具,
也是創作的限制。

像電影、電視、廣播劇、舞台劇等等載體,
觀看的時候時間都是流動的,
你這秒錯過的東西,
下一秒就無法回頭,
時間不停流動,故事不斷前進,
作品的放映就像一條永不回頭的河,
一路前進。

經營這種流動的載體都會有幾個基本重點,
第一,資訊要容易理解,
而且是直覺性的理解。
所以像《星際效應》要解釋蟲洞,
不會做複雜的理論說明,
會把一張紙對折,
用一隻筆穿過去,
用直接的視覺和例子解釋問題。
在寫台詞時,
使用直述句而不會使用倒裝句,
每句台詞儘量保持一個重點,
不要讓一句話承載太多資訊。

我常說,戲劇是組合技,
某方面來說和這種時間流動有關,
讓兩個明確的場景和場景做呼應,
好過一個場景中放太多資訊,結果造成模糊。
讓每個工具都承載一個明確的訊息,
組合成一個複合的感受(暴力畫面+輕柔音樂),
會比單一工具承載複合資訊更明確(暴力又輕柔的畫面?)

靜止的載體就不一樣,
例如插圖、小說、漫畫,
可能在單一圖像中,就交疊了很多資訊,
因為讀者可以停下來,
慢慢欣賞這一格圖畫,
或細細品味一句話。

我們對靜止載體的時間感也會變得比較遲頓,
即使像之前《百年孤寂》開場那樣的時空連續跳躍,
我們也不會感到違和。
對於時間的前進與後退,
我們也比較沒有明確的感受,
但在時間流動的載體上,
這些與真實時間矛盾的部分,
就會產生違和感。

原則上,我們潛意識都認為影片是不斷前進的,
所以如果出現「現在線A」和「過去線B」,
交錯排列成A+B+A+B這種形式(如電影《控制》),
如果我們跳去B線演了5分鐘,
回到A線時,居然還在同一個時間點,
就會產生違和感。
例如你寫一個人坐在教室裡邊聽課邊回憶往事,
通常往事演完,
不會再回到「開始回憶的那個當下」,
(除非回憶極短)
不然就會有時間「倒退嚕」的感覺。
所以儘管是多線推進的故事,
彼此時空不相連,
也會考慮整體時間感的推動,
不會出現A線白天、B線夜晚、C線黃昏這種組合。

時間跨度也是,
如果影片中不斷出現六個月後、三年後、五年後,
觀影的時間感就會一直被斷開,
劇情就會有一種散散的感覺。

這件事在靜止的載體上幾乎無所謂,
漫畫只要頁面塗黑就進回憶,
中間插個扁框就時間跨度,
可以用很大的篇幅和很多細節去描述「同一時間」,
就像記者寫的人物專訪,
有很多「刺點」,
我們會自動腦補,組合成一個人物,
但這種堆刺點的手法放到戲劇中,
就會造成零亂分散的感覺,
因為專訪是靜止的,
戲劇是流動的。
流動的載體需要的是能讓觀眾跟上的焦點,
而不是大量有意思的資訊。

漫畫和真人演出的落差,
也常會出現在這種靜止與流動的差別上,
因為漫畫的靜止特性可以做出很多「擺拍」的畫面,
可以有生活中「好看的瞬間」,
但真人演出沒辦法,
就是會有過程中不夠漂亮甚至尷尬的部分,
這部分去看cosplay展,
或是生活與照片的差別,
其實大概就能感受到其中落差。
因此如果你在創作中,
腦中總是想著某個「定格的好看畫面」,
就會很容易犯「現場難以執行」的問題。
這部分需要你對載體有足夠的熟悉度,
而不是明明在寫電影,
腦中跑的畫面卻是漫畫。

像這些細節,
很多都會被歸類為「直覺」,
但其實是可以培養的。
這樣拆解起來會覺得有點複雜,
但實際進作品留意時,
就會發現其中奧妙之處。

延伸閱讀:淺談各種創作載體差別(一):工具
延伸課程:《電影編劇課》

推薦文章

【鋪陳原則】如何在劇情中說明理論?

有些與專業相關的故事,如數學家、太空科技、法律、醫學等等,為了使觀眾理解角色思維與故事重點,必須 ...
閱讀更多

關於故事的結構:V、倒V、N、W型故事結構

我們曾在「【劇本分析】如何提升解構劇本的能力?談故事的結構」一文中談過故事結構概念;也在「【差異 ...
閱讀更多

《客家好愛你》微電影賞析

《客家好愛你》是一部由九個小短篇所組合而成的微電影作品,故事主軸集中在從國外回來的孫子Mac在暑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