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人物的解剖》- 專談角色的工具書

《角色人物的解剖》- 專談角色的工具書

「所有的問題,答案都在角色身上。」​
這是我常與學生分享的話,​

但反過來說,​
角色的各種不足與狀況,​
也會成為整個故事的問題。​

角色缺乏目標,故事就缺乏動力。​
角色缺乏一貫性,就破壞合理性。​
角色不夠異常,性格就跳不出來。​

但消極厭世的角色,目標會是什麼?​
一慣性和立體性,難道不是矛盾了嗎?​
異常的角色,該怎麼與觀眾創造共鳴?​
短劇、電影、電視劇甚至超長篇的情境喜劇,​
角色又有什麼差異?​

角色是創造故事的過程中,​
最複雜、最矛盾卻也最有趣的部分。​
我在批改學生作業時,​
最常遇到的問題,​
也是出在角色身上。​

這些年來,​
我最常談的是創意、結構和主旨,​
最少談的其實就是角色。​

關於角色的教學,​
零星散落在各種不同的課程裡,​
不是因為藏私或不能教,​
而是因為它過於錯綜複雜, ​
本就沒有一個系統化的可循之徑。​
過往的編劇書中,​
大家也都會提到「角色是故事的靈魂」,​
但對角色的著墨也最少(僅次於對白)。​

而今天終於有人出了一本,​
專談角色的工具書,​
不但談角色,​
也談對白,​
勘稱編劇書界最後一塊拼圖。​
(好吧,太誇張了,永遠沒有最後一塊)​

翻開這本書,​
其實時不時你就會撞見一個熟悉的觀念,​
角色之間要有反差,​
主角要有變化等等,​
但這是第一次所有的概念都被集合在一起,​
沒有標準化的步驟,​
但有分門別類的提綱挈領,​
例如「該放多少背景故事進劇本裡?」,​
或是「吸引+衝突+反差+轉變=角色的動態關係」。​

從角色個人到關係與對手戲,​
從田調研究到對白創作,​
把所有和角色有關的議題都談遍了,​
不只有作者自己的工作經驗,​
還有三十多位其他編劇的訪談補足,​
幾乎是無死角的全面。​

我自己在這本書中最大的收獲,​
是它點出了一個細微但重大的關鍵:​
「角色之間,場景之內,必須要有『態度』。」​

態度兩字真是太精準了,​
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在批改學員作品時,​
都會感覺到那種「為了交代資訊而存在」的對話,​
你知道不對,但又刪不掉,​
又不能說角色沒有性格,​
也不能說缺乏動機,​
過去總說「太僵硬、太單純、太直白」等回饋,​
很難舉出寫好或寫錯的差別。​

但現在我更明確知道了,​
對,差別在態度,​
角色如何看待彼此、看待眼前的情境,​
是擔心是看輕是有好感還是不信任,​
態度幫助我們創造更豐富的潛台詞。​

這就是理論書的重要,​
學習永遠必須要跟好作品學,​
你無論讀理論讀到學通說故事,​
但理論幫助我們在看作品時,​
能更知道要看的東西是什麼。​

如果故事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角色身上,​
那關於角色的問題,都在這本書裡。​
如果有機會導讀這本書,​
這本書也能做為敲開說故事之道好磚頭。​

推薦文章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8──兩件事同時發生

希區考克的電影技法11之8──兩件事同時發生

  許多人聽到兩件事同時發生,就會想到類似上面這樣的分割畫面。但其實希區考克做的比這個更多。 同 ...
閱讀更多
2021拍台北開始徵件

2021「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活動

今年的「拍台北」開始徵件囉! 想入行的編劇新人們,快快來戰一個吧。 收件時間|即日起-2021/ ...
閱讀更多
學編劇的四個「不要」

學編劇的四個「不要」

近期參與台藝大的漫畫班,​ 與同學們討論作品時,​ 常發現許多人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心態上的問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