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男人戀愛時》看票房與政治正確

從《當男人戀愛時》看票房與政治正確

近期國片性別之戰,炮火隆隆,​
前者是《消失的情人節》的跟蹤狂男主,​
後者是《當男人戀愛時》的大男人男主,​
從性別平權的角度,​
兩者都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但有趣的是,​
前者集三金之力,​
票房仍然差強人意,​
後者卻破兩億奔三億。​

ㄧ、女權一直炎上別人會不會太超過?​

首先,如同我先前在《后翼棄兵》談過的,​
性別平權是一個光譜,​
有一個演進的過程,​
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分法。 ​
女人從徹底附屬於男人,​
做為一個生養後代的機器,​
不能有自己的聲音、權力,​
到擁有工作權、投票權,​
再到完全享有與男人相同的權利與機會,​
甚至享有更多的福利與保障,​
來平衡生理上與文化上的弱勢,​
從「理應如此」到「理所當然」,​
這是一個仍然在持續進步的過程。​

工作方面,​
從只能做基層、助理的工作,​
到能做管理層的工作,​
再到擁有自己的事業。​

家庭方面,​
從步入婚姻等於放棄工作,​
到職業婦女,​
再到不再必然背負生子育女的責任,​
擁有身體的自主權,​
不再以「成功的子女」、「完整的家庭」定義自己的成敗等等。​

這漫長的戰爭,​
都起始於一群「很煩人、很超過」的人,​
他們常被定義成激進份子,​
因為她們有一個遠高於社會現況的標準,​
因此看現代社會處處不順眼。​
而社會中自然也有很多人看他們不順眼,​
覺得他們「何必這樣」。​

但請別忘了,​
正因為在每個世代都有這樣的人存在,​
性別觀念才會一直進步。​

正如同在過去黨國時代,​
多數人也都覺得民主激進份子很超過,​
為什麼非要爭什麼言論自由呢?​
乖乖聽話、不談政治、好好生活,很難嗎?​
但如果這些人都「好好生活」了,​
那我們現在別說選總統了,​
可能連罵總統,不,罵警察都有生命之憂。​

在這個資訊爆炸、遺忘成性的時代,​
倡議份子光是在自己圈子裡自嗨是沒用的,​
所以他們永遠要藉題發揮,​
哪怕是雞蛋裡挑骨頭,​
也要把每個受關注的人事物中,​
任何性別意識有問題的東西挖出來,​
鞭數十驅之別院。​

任何議題戰場都有激進派和溫和派,​
素食、性別、環保、動保⋯⋯​
你都會看到魔人與雖支但何(雖然支持但何必這樣)兩種人,​
在此不討論對錯與策略有效性,​
只希望提醒大家,​
這些鬥士的偉大與必要之處。​

但如果你想賺錢,​
嗯,就要留意了。​

這群聲量很大,到處宣戰的人,​
事實上相當小眾,​
這個世界上其實有一個極大的「沉默的多數」,​
如果你總是被這群小眾牽著鼻子走,​
就很容易錯判局勢,​
最終血本無歸。​

二、政治正確與票房的關係?

這就進入了第二個話題:​
政治正確,真的那麼重要嗎?​

要看你鎖定的目標客群是什麼。​

之前有非常多的品牌炎上事件,​
都是因為品牌本身是女性相關商品,​
卻有女性歧視的言行,​
才導致嚴重的抵制與危機。​

那是因為惹怒了商品本身的目標客群,​
賺人家的錢,​
還不學會尊重別人,​
自然會引起反感。​

可是如果你因噎廢食,​
以為想要熱賣就一定要討好女權,​
可能就會勢得其反。​

這是台灣文化圈很多人沒想清楚的地方,​
影視文化產品越不商業化,​
越尋求政府支持,​
守門員就越容易是知識份子,​
更關懷「改變世界的事」,​
也就是弱勢、平權、少數群體、社會正義,​
但之所以需要改變、發聲,​
不正是因為他們是少數嗎?​

這就違反了商業邏輯,​
因為多數人就是舊世界,​
就是還沒被改變的人,​
因此最後得到不夠理想的成績,​
完全是可以預期的,​
而希望透過菁英(也是少數)的品味,​
收獲大眾的戰果,​
本身就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如果我們仔細留意多數的暢銷作品,​
無論是漫威電影、韓國偶像劇、靈異驚悚等等,​
大多都在販售很保守、通俗的價值觀,​
正義必勝、為愛犧牲、罪有應得,​
男性要有成就、要證明自己是英雄、人生因有愛情婚配才圓滿⋯⋯​​

如果你真要戰性別議題,​
看看少年JUMP的漫畫吧,​
裡面物化女性、性騷擾、男性氣質崇拜等等,​
其實值得詬病的地方太多了。​

所以是「大眾接受的價值」形成了流行,​
決定了作品的暢不暢銷,​
新的價值其實必須搭著主流價值,
一點一點,潛移默化的植入。

直接打著平權的大旗能做的,​
其實就只有利基市場(小眾市場),​
關心議題不代表會時時參與,​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
追蹤了報導者、端傳媒等等媒體,​
甚至設了搶先看,​
勞工、弱勢、環境、弊案⋯⋯​
都值得關心,都應該關心。​

但事實是打開臉書耍廢時,​
每篇沉重的長文都跳過,​
因為我們心力交瘁,​
知道該關心,但「很抱歉不是現在」。​

所以政治正確並不是商業的指南針,​
因為沉默多數的存在
比起議題,我們都更關心體驗。

這群人雖然不會長篇大論,
到處在各平台上發表自己的想法,​​
看了爛戲頂多跟家人朋友抱怨。
​他們不會寫下影評,
甚至不會特別費力在影評下留言,​
他們是巨大的消費力,​
會追劇、會觀影,​
是社會的多數。​

我覺得《當男人戀愛時》就打中了這群人,​
這部作品中包含了許多成功元素,​
例如浪子回頭、全心全意的愛、​
不擅表達但真摯的情感等等,​
儘管女主角面貌模糊又樣板,​
但它賣的就是「一個癡情愛你的王子」,​
這跟《我的少女時代》裡笨拙的王大陸異曲同工,​
我們都知道人要獨立自主,​
但我們又何嚐不希望被寵被關愛?​

《后翼棄兵》賣的是強大女力的登頂,​
《當男人戀愛時》賣的是溫柔寵愛與全心對待,​
減糖給你健康給你瘦,​
高糖給你幸福給你爽,​
都是人的需求。​

站在男人的角度,​
它也賣了一個「真男人」的代入感,​
沒錯,男人就是這樣,​
孤獨、不擅表達、瘋瘋顛顛長不大,​
但為了愛、為了家人,​
死也要死得瀟灑、死得周全。​

這部片就叫「當男人戀愛時」,​
就在賣一個異男的浪漫,​
你罵他直男癌,​
就像罵Lady M太娘,炸雞熱量太高,​
講得都很對、很有道理,​
但又顯得不切實際。​

三、《當男人戀愛時》做對了什麼?

嚴格來說,我並不特別喜歡這部作品,
裡面有很多環節會讓我存疑,
感覺可以磨得更順、更細,
這影響了我的觀影感受,看完不受觸動,
但我認為台灣其實需要更多這樣,
不算精美,但足夠好到滿足觀眾體驗的商品
我覺得《當男人戀愛時》做了一個好的示範,​
告訴我們老套不是問題,​
就像布丁配焦糖,​
珍珠配奶茶,​
粽子要配花生粉、甜辣醬,​
是因為永遠有人買單,​
模式才會變得老套,
老套代表經典。​

重點是我們如何在老套的故事中,​
加入新鮮的元素。​
新的人設、新的配對、新的表現性格的手法、新的互動,​
用細節讓老套變有趣,​
就能變成王道。​

另外,男主角阿成雖然是跟蹤狂,​
但他從開頭都保持紳士,​
雖然能逼女主就範,​
但也一直到確定女主角對他也有好感,​
他才真的親上去,​
我覺得這一點就足夠落入「合格」的範圍內了。​

唯一值得詬病的,​
確實就是女主的角色模糊,​
這個劇本的設計,​
與其說是「一男一女的愛情故事」,​
其實是一部「男人的溫情悲歌」。​
別說女主是用來服務、突顯男主的,​
就連父親、哥哥、姪女,​
也全都是用來突顯男主的啊。​

所以我理解女主戲份稀少、角色平板的理由,​
但我覺得有點可惜。​
畢竟,如果要談英雄配美人,硬漢配悍妻,​
我覺得女主在戀愛後就被「馴化」,​
反而就失去她的魅力了。​

如果是我,​
我可能會讓女主保持戀愛前的悍與不屈,​
一個敢在流氓面前脫衣嗆聲「來啊」的女人,​
一個有膽子將果汁倒在流氓頭上的女人,​
到最後只能苦苦等待、生悶氣、加班工作、罵人甩態,​
總覺得有點可惜,​
男人敢負我,我就要他好看,​
男人沒頭沒腦回來,我拔刀也要叫他滾,​
男人生了病,綁也要綁進醫院。​
雖然依舊平板,但至少主動、有力、也更好看,​
感覺能給許瑋甯更多發揮的空間。​

以上,大致是我對《當男人戀愛時》的看法,​
同時也回應近期戰火下,學員延伸的提問。​

女權表面上抨擊的是電影,實際上是整體文化。​
我們可以不認同一部作品的意識型態,​
不能忽視背後成功的原因。​

因為想改變世界,必須從理解開始。​

唯有獲得同等的成功,​
才能使我們想伸張的理念,真正受到重視。
期待未來看到更多元的創作者,
用美好的作品,帶來更多不同的聲音。

推薦文章

微電影《一或一起》作品賞析

這部微電影是花旗銀行信用卡的行銷微電影,是很成功的置入性行銷作品,既成功的將產品置入,又不會多到 ...
閱讀更多
創作者學田調必聽!從蒐集到訪談,一步步架構故事

創作者學田調必聽!從蒐集到訪談,一步步架構故事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09/16 《原子編劇課9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 大黃蜂 》為《 變形金剛 》找到全新定位,讓人對續作擁有期待

因為長期受到《 變型金剛 》系列的殘害,使這次《 大黃蜂 》的宣傳雖然開跑的早,但我實在是不期不 ...
閱讀更多

“從《當男人戀愛時》看票房與政治正確” 有 1 則留言

  1. jjtaipg@gmail.com

    老師的心很細,電影片名是「當男人戀愛時,Man in Love」一般會把看劇情的角度著重於「男人」角色上,沒想到老師以現代潮流女權抬頭的角度解說如果女主角戲份能有「平衡」安排就更完美了,受教了🙏,謝謝老師😊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