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地,越國際?

越在地,越國際?

這是近年影視圈裡常提到的話,​
但到底在地什麼、國際什麼,​
大家卻很少提及。​

在地,指的是題材在地,​
在地的題材放到國際上,​
才會有特色、有新鮮度,​
因為那是別的國家做不出來,​
甚至想都想不到的東西。​

但在地的題材,​
主角的目標、故事的主旨,​
必須要「放諸四海皆準」,​
國際觀眾才看得懂。​

什麼東西國際觀眾才看得懂?​
以《救貓咪》的說法,​
就是「越原始越好」。​

生存與愛,​
尊嚴與自我證明,​
階級與族群的衝突等等,​
這些都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也是不同文化下共有的議題。​

所以《大尾鱸鰻》在不在地?當然在地。​
但它有因為在地而變得國際嗎?​
並沒有,因為它賣的都是台灣人的共有記憶,​
出了台灣文化圈,就看不明白在做什麼。​

「補習文化」這個題材,​
你拿它來談台灣人特有的偏安文化,​
講創作者個人的生命經驗,​
那就變成「在地題材在地內涵」,​
一點也不國際。​

但如果你能把「補習文化」這個題材,​
做成《天空之城》,​
拿來談體制壓迫、面子競爭、親子之間的矛盾,​
並且加碼到生死層次的強度,​
就會放諸四海皆準。​

升學壓力只是題材,​
它可以換成想進大公司、想嫁好人家、想賺更多錢⋯⋯​
但對於身份的傲慢與自卑、​
對社會地位的盲目追求,​
才是人類共有的情感。​

為什麼Netflix會喜愛驚悚探案題材?​
因為無論哪個文化,​
想辦法活下去、抓出真兇,​
是最原始、直接且強烈的內容,​
文化差異再大都看得懂。​

越在地才越國際這句話,​
是為了糾正一些創作者的迷思。​
很多創作者因為看多了好萊塢英雄和日漫,​
都會興起模仿的心,​
像我不只在一個學員的理想中看到:​
「我要做出華人世界的星際大戰。」​

很多人以為做不出星際大戰,​
原因是預算。​
但更根源的問題是,​
我們的星際大戰,可以「多在地」?​
也就是「多有獨特性」?​

如果台灣人做的星際大戰,​
跟美國做的很像,​
只是原版的複製甚至劣化版,​
那做了也是浪費錢而已,​
因為我們看原版的就好了。​

這種獨特性,​
絕不是把「美國隊長」換成「台灣隊長」就會產生的。​
我們需要台灣的題材、台灣的世界觀、台灣的議題,​
才能創造台灣作品的獨特性,​
也就是「在地」。​

所以向國際學習,​
學習他們的說故事技術,​
學習他們扣著人類原始慾望、普世議題的切入方式,​
卻又不忘記從在地的人物、題材取材,​
才能走出這個「越在地,越國際」的路。

推薦文章

如何寫角色小傳(角色傳記)?

如何寫角色小傳(角色傳記)?

角色小傳是個有趣的存在,很多創作教學都會提到它,但十本教學可能會有十種教法。 對於沒有學過創作的 ...
閱讀更多
我覺得我寫的不比XX偶像劇差,為什麼我投稿卻不會被採用?

我覺得我寫的不比XX偶像劇差,為什麼我投稿卻不會被採用?

有些人會覺得奇怪, 台灣有不少偶像劇劇本也亂七八糟, 為什麼這些作品會被拍出來, 自己的作品卻永 ...
閱讀更多

我是編劇專家,我在寫部落格

  因為星期六台北場的時間剛好和行程撞到,但11月已經錯過一次,不想再錯過的小農毅然決定報名星期 ...
閱讀更多

“越在地,越國際?” 有 3 則留言

  1. jjtaipg@gmail.com

    東墨農老師說的「越在地,越國際」是先讓台灣獨特的人文發餉我們想分享的理念如何能和國際(地球村)產生人類共同價值觀的影響力,是嗎?

    1. 是的,一個故事需要「特色」與「共感」,共感的部分就是你說的人類共同價值觀,特色部分就是我們在地的文化。說故事無論題材在不在地,「人類共同價值觀」這件事一定是需要的,但如果你用在地題材來說故事,放在國際上就會顯得格外有特色,所以才會說是越在地,越國際。

      1. jjtaipg@gmail.com

        謝謝你的回應,我個人的家族故事是基於故事需要的「特色」與「共感」,我一直想把它文字化寫成劇本拍成電影/電視劇分享給更多人,希望大家能夠由產生共鳴而覺醒,但是我並不是寫作或寫劇本專業,希望有機會和老師請益及合作,如果老師有興趣,我想和老師分享和解說,我的LINE: jjtai1588
        可以叫我JJ ?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