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角色不要做出不符人設的行為?(上)

怎麼讓角色不要做出不符人設的行為?(上)

很意外的,這是熱門問題,​
大家好像都很為角色崩壞所苦,​
但這個問題就像「怎麼讓情節不要不自然」一樣,​
多數有經驗的創作者都會想回答:​
「不符人設,就不要讓他做啊!」​
「不自然,就讓它自然啊!」​

為了保持技術含量,​
我試著分析了造成問題的常見狀況,​
提供幾個解方給大家參考。​

一、先有人設​

角色行為不符人設,​
可能是因為你根本沒有做人設。​
你可能會覺得荒謬,​
但這是真的,​
很多人面對角色都是一個「形象」,​
他是個萬人迷帥哥,​
她是個女高中生,個性善良有點天,​
她是一朵高嶺上的花。​

這些全都不叫人設,​
或說這僅是人設的最開始、最淺薄的部分。​

我們是怎樣認識一個人?​
相信不會只有形象,​
我們常說「那個人看起來……沒想到……」​
形象只是表面,​
真正能定義角色的,是他的內在。​

但內在是什麼呢?是性格嗎?​
我通常不建議只用一個性格形容詞做人設,​
因為理由相同,​
性格只是很表面的描述,​
一個善良的人,會不會偷東西?​
一個天真的人,會不會思考未來?​
一個高冷的人,會不會有開心與驚恐的時刻?​
一個關於性格的形容詞,​
往往只是一個整體的概述,​
因為他有ABCDEF一大堆細節,​
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印象,​
那還是形象,不是這個「人」。​

聽起來,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
但重點不是所有行為的細節,​
關於他的吃喝拉撒所有習慣,​
因為你無法在故事中展現它們,​
展現了也沒有意義。​

關於人設、角色小傳,​
能談的東西太多,​
能安排、有效的東西也很多,​
有些編劇書會開出長長的清單,​
要你回答關於角色的許多問題,​
為了不要流於繁瑣,​
我提供比較關鍵的幾件事,​
讓大家比較能把握定義角色的方法。​

1. 核心價值(信念)​

我個人覺得這是定義一個人最重要的內在,​
我們可以有很多外在的定義,​
例如性別、身份、職業、社經地位等等,​
但兩個同樣貧困的單親媽媽,​
是什麼關鍵區別了他們?​

是他們的價值信念 ,他們相信的事。​

人的所有性格、行為,​
都受這個核心價值影響,​
他認為生命有沒有價值?​
他認為世界是良善或是醜惡?​
他覺得正義是必要還是荒謬?​

核心價值是他看待週遭事物與自身的態度,​
因為覺得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感情,​
跟對自己沒有自信,​
外在表現都可以是「孤僻」,​
但這就是兩種不同的角色。​

角色的一切行為,​
都源自這個核心價值,​
這個核心就是根本的「因」,​
造成了後續所有的「果」。​

2. 在乎的事與排序​​

有些角色在乎家庭,​
有些角色在乎事業,​
有些角色在乎自己的外貌,​
一個人在乎的事,​
影響他的行為與決定。​

在乎的事跟核心價值一體兩面,​
是因為他價值如此,​
所以他在乎這些事。​
有些人愛錢如癡,​
原因是因為他相信錢就是愛,​
你因為愛一個東西才願意花錢,​
而擁有錢的人就被大家擁戴,​
他相信錢是情感、尊嚴的根源,​
他渴望錢,本質是渴望愛。​

在乎的東西可以很多,​
就像我們在乎工作成就,​
也在乎家人,​
這兩者是不矛盾的。​
兩個都在乎,​
跟只在乎工作不在乎家人,​
是兩種不同的角色。​

都在乎的話,就試著替它們排序,​
對這個角色來說,​
家人與工作矛盾了,​
他會選家人還是工作?​
現實情況,​
我們當然知道無法二分,​
因為工作的收入也影響照顧家人的義務,​
沒去到畢業典禮雖然遺憾,​
但丟了工作可能影響生存,​
這就考慮事件的設計了,​
我們現在就最單純的討論,​
在這個角色心中真正的排序是什麼?​
他真的在乎的是沒有薪水無法養家,​
還是在乎自己這輩子是否一事無成?​

3. 感情狀態​​

感情粗分約四種,​
親情友情愛情志業,​
他每個環節的感情狀態如何?​

人通常需要一個生活重心和依托,​
所以常常家庭不美滿的,​
會往友情和愛情去尋求,​
反過來家庭美滿的人,​
可能對外界的渴求就不高。​

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
你無聊、寂寞時,會找誰排解?​
如果大多數時間都和情人膩在一起,​
自然跟朋友、家人相處就減少,​
如果鍾情於工作與興趣,​
同樣的也會排擠其他的時間。​

有人會平衡,有人會取捨,​
這與他們核心價值、在乎的事有關。​
感情狀態是他現在的「成果」,​
渴望不見得獲得,​
擁有不見得在乎,​
有人渴望愛情,​
但目前還沒找到對象,​
或對象一個換過一個。​
有人擁有愛情,​
但他最大的缺憾是家人。​

感情狀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的動力,​
同時感情狀態是他的「私人面向」,​
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他上班上學以外的樣貌。​

4. 優缺點和喜惡​​

這就沒那麼核心了,​
但設定這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角色。​
因為前三者雖然影響很大,​
但大多數都需要時間揭開,​
就像我們認識一個人,​
不太可能一開始就認識他的核心,​
第一時間瞭解的,​
大多都是優缺點和喜惡。​

一個好的角色大多都是優缺點並存的,​
好人有缺點,爛人有優點,​
再加上他喜歡、偏好和反感、恐懼的事物,​
可以幫助角色建立起很好的記憶點。​

這些優缺點和喜惡,​
跟前三者都是相互影響的。​
它們是前三者的延伸,​
但也可能回頭形成前三者。​

例如一個人口才好,​
他可能就會認為口才是最重要的,​
也最在乎他口才上的展現,​
進而也影響他的關係,​
同時也因為時常表現,​
更增強了他的口才,​
形成了一個循環,​
一個他人生的穩定樣貌。​

透過這四點,​
你的角色才算是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人設」,​
這些並不是全部,​
但卻是四個最容易讓我們定義角色的出發點,​
配合上形象,這個角色的樣貌就會很明確。​
你心中很清楚知道它是誰,​
自然就不容易走偏。​

下一篇,我們來談談另一個常見問題:​
角色跟劇情總是分開思考,​
所以才造成不符人設的問題。​
但一起思考是指什麼呢?

延伸閱讀:怎麼讓角色不要做出不符人設的行為?(中)

推薦文章

《教宗的承繼》|我們不是神,我們都是罪人

《教宗的承繼》|我們不是神,我們都是罪人

太好看的一部片了,溫暖、幽默又發人深省。 編劇技巧中有一招叫「泳池裡的教宗」, 意思是如果你這個 ...
閱讀更多
故事線的種類與組合

故事線的種類與組合

為了避免把故事弄得太玄乎,​ 什麼短篇怎麼寫長篇怎麼寫,​ 我用一個簡單的方式,​ 解釋短篇與長 ...
閱讀更多
好讀的文字與難讀的文字,到底差在哪裡?

好讀的文字與難讀的文字,到底差在哪裡?

我發現很多人在寫劇本的三角形, 甚至是在寫小說時, 都是說明書的方式在寫作,例如: 「男孩匆忙的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