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作不是狂就好:遊戲化的屍速列車2

續作不是狂就好:遊戲化的屍速列車2

《屍速列車2》在網路上褒貶不一,
我覺得最中肯的評價是:
「說好是《屍速列車》,結果是《玩命關頭》。」
這樣的評語最核心的原因,
不是因為裡面有不少飛車場面,
而是因為少了一些讓《屍速列車》成為經典的元素。
(以下評論有微雷)

1. 過度呆板的善惡分明。
這是全劇淪為純爽片的主因,
整個角色布局太過單調了,
總之主角群以外的角色都壞壞,
主角群就好棒棒,
裡面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有立體性。

單就世界觀來看,
這故事有許多有趣的元素。
被歧視的韓國難民、
留下心結的夥伴、
武力集團中的內部矛盾、
末日世界裡的溫馨家園……

這裡面其實充滿了可再挖掘的人性,
但最終成品卻完全沒有用上這些設定,
反正壞蛋就是又瘋又變態,
夥伴之間就是可以放下心結(從沒真心計較過),
主角就是各種英雄行為,
這大大減少了故事耐人尋味之處,
整體的感覺就像街機的射擊遊戲,
徒留下持槍射擊的理由。

如果我們留意《屍速列車》中的角色多樣性,
為了拯救女兒可以不管他人死活的主角,
充滿正義感的愛妻大叔,
寧可害死別人也想回家見母親的大反派,
只想牽住彼此的小情侶和姐妹,
對父親又愛又恨的女兒……
你真能說清楚,
誰做的是對的或錯的嗎?

2. 缺乏支撐戲的煽情內容。
這故事裡充滿了生離死別,
可惜的是,這些生離死別都沒有支撐。
男主角姐姐一開始帶著兒子死了,
但我們沒機會看到,
男主和姐姐、姐姐與兒子、男主與外甥,
姐夫與妻子、兒子的感情戲,
全部一場都沒有。

如果我們沒看到「他們真是深情的一家人」,
就不會為了他們的慘劇流淚。
全劇裡每個組合都有一樣的毛病,
兄弟感情還沒建立,就生離死別,
祖孫感情還沒建立,就生離死別,
母女感情還沒建立,就生離死別,
結果就只剩下廉價的煽情了。

所以最終高潮場導演慢動作一遍又一遍,
背景音樂澎湃一階高過一階,
演員們臉部表情都到達民視等級,
仍然催不出幾滴眼淚。

相較之下,
《屍速列車》選了一個冷開場,
從一場家庭危機展開,
並且讓父親從頭到尾為了女兒努力,
而女兒最後也因對父親的愛而獲救,
豐富的父女互動場景,
才是在父親犧牲時、女兒獲救時,
讓我們感動不已的原因。

3. 混亂的作品核心。
主角的角色課題,
被設定為「過度合理不願嚐試」,
但全劇當中幾乎沒表現過他這一面,
他哪有不願嚐試?
他一路都在嚐試各種玩命任務啊。
女孩重覆提起:
「這糟糕的半島,也沒有這麼糟。」
但整個故事裡,
也看不出來她覺得這半島好在哪,
半島之外又糟在什麼地方。

回到世界觀,
逃出半島卻受歧視,活得悲慘的難民,
對照活在半島,卻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庭,
確實存在足以支撐「家與幸福是什麼」的議題,
但劇情卻完全沒有相關的著墨,
平白浪費了一個好框架。
我也分不清是編劇委屈被改得面目全非,
還是這個框架純粹是無心插柳流成膿。

總之除了正邪對抗和家人煽情外,
這故事缺乏了核心議題,
反觀《屍速列車》,
災難因自私而擴大,
人們因無私與愛而能得救,
這個核心議題不只扣合主角的角色歷程,
也與劇情發展貼合。
當人們願意無私合作,
哪怕滿是殭屍的車廂也能闖過,
若不是人的自私,
這群車廂內倖存的人,
可能全都能活著到達釜山。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故事當然不能說很爛,
全劇甚至可以說是中規中矩,該有的都有,
但與原著高度還是差異太過明顯。

我其實對這個世界觀很感興趣,
想說,如果不要讓黃中士一幫如此瘋狂,
而是認真討論,
在這塊充滿喪屍的土地上,
我們到底是要逃離故鄉,
還是應該在廢土之中重振家園?

我總覺得這樣布局,
會誕生更好的作品,
也讓這個系列有了更進一步延伸的可能。
(大家都離島了,怎麼拍第三集啦!)

延伸課程:《電影編劇課》

推薦文章

《孤味》劇本創作的成功關鍵分享—談給筆記撇步、劇本觀點與預算考量

【本篇文章為課程助教於2022/03/08 《原子編劇課3月班》之課程精華筆記分享】 講座介紹 ...
閱讀更多

【懸疑燒腦】三種方法,寫出高智商角色

如果我們智商只有100,如何寫出智商180的角色? 這是許多創作者容易苦惱的問題,因為故事情節需 ...
閱讀更多
如何檢查自己的作品寫得好或不好?

如何檢查自己的作品寫得好或不好?

剛和一名學員聊到如何檢查自己的作品寫得好或不好。 我:「就課堂上教的那些東西啊。」 學:「啊,沒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