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故事,悄悄洩露你的價值觀

你的故事,悄悄洩露你的價值觀

稍早看到葉丙成教授一篇文(原文點此),
他分享了一個網路故事,
大意是在講一個母親用鼓勵與關懷,
讓自己的兒子,
從原本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
變成了清華大學的高材生。

葉教授一方面肯定故事本身,
鼓勵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另一方面卻又詬病,
作者用「考上好大學」來證明母親是對的。
是啊,難道「正確的教育」,
就只是「能讓孩子考上好大學的教育」嗎?

相較之下,我常在課上播放的《豆芽菜》,
重心聚焦在教會孩子「勇於嘗試的心態」,
雖然孩子最後依然是高學歷,
但就完全沒有這種升學主義的問題。

這就是故事設計在細節上的差異。

我在課堂上教過大家,
怎麼檢查你作品的主旨,
從主角想要、從阻礙、從行動、從轉折的原因⋯⋯
很多人可能想說,
幹嘛那麼麻煩?
原因是因為故事主旨從來不是作者說了算,
讀者就是會透過故事,
看穿你自帶的價值觀。

故事會反映出作者的價值觀

所以我常提醒,
不要讓主角什麼都不做只是「很悲慘」,
然後出現一個好心人解救他,
因為這透露你心中的價值,
叫「只要遇到好人,人生就得救」;

不要讓主角只是湊巧成功了,
那會變成「運氣最重要」;

不要為了結局,
隨意的去做出和解,
好像犯過的錯都不用彌補,
錯誤、傷害人的都理所當然被原諒。
很多被家暴的婦女,
都無止盡的容忍糟糕的丈夫,
只因「他是我丈夫、他是孩子的父親、我們是一家人」。

這些糟糕的例子都是對作者的靈魂拷問:
「你確定這是問題的答案嗎?」
你或許可以矇住眼睛、欺騙自己,
但你無法逃過觀眾們的挑戰。

創作就是這樣的一面鏡子,
反映你心中的傷痛脆弱憤怒和價值。

要了解自己創作該作品的真正目標

當然,討論到票房,
就跟受眾有關了。
就像開頭那篇網文,
雖然被教育改革家批評,
但這篇文能到他眼前,
代表它也被廣為流傳,
因為仍然很多人信仰升學主義,
真的認為考上好大學是救贖。
就像現今很多偶像劇、鄉土劇,
價值依然超級過時,
但仍然能讓某些受眾得以取暖。

這也是為什麼我常提醒,
你在創作前,
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標,
你的作品是在跟誰說話,
你希望達成什麼目的。

很多人投獎投了一輩子,
投到對獎項都失去了信心,
覺得世界都黑暗,
但其實作品一拿出來,
價值觀就擺明跟評審不對盤,
那當然你怎麼寫也不會中獎。

反過來說,
如果你期待進軍較保守的族群,
卻寫出很開放價值的作品,
那票房和收視慘淡也是理所當然。

但這兩邊不是油水不容,
而是光譜的兩端,
中間都會有交集之處。
所以女權抬頭,
雖然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
但仍然是類型的必須,
最終的平衡點就是大女主。

作為創作者,
你對這些事情越敏銳,
越知道怎麼操作,
自然就能駕馭更多類型,
配合監製的策略執行作品,
打造出征服目標受眾的商品。

 

推薦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編劇和說故事的能力?

  最近遇上兩個疑問,一人問每天應該如何規劃時間練習編劇,該如何自我督促?另一人問到如 ...
閱讀更多
寫好作品必須具備的攻擊心態

寫出好作品必須具備的「攻擊心態」

昨天在課堂上, 和同學聊起了心態問題, 希望作品寫得好, 你就要有「攻擊」的心態, 而不是一直「 ...
閱讀更多
如何寫出催淚戲?

【寫作技巧】如何寫出催淚戲?

大家愛看感人的戲,寫戲要怎麼寫,才會催淚呢? 有經驗的編劇都會說:要讓人哭,比起讓人笑容易多了。 ...
閱讀更多

歡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

購物車
返回頂端